1. 乳胶漆品种: ① 沾污:涂膜上积聚污渍、灰尘和其他碎屑,类似于生霉的现象。 原因是:使用了低档或劣质涂料,空气污染物,灰尘聚集在涂膜表面。 处理办法:使用优质、抗沾污性好的涂料。 ② 刷痕、桔纹:涂层表面有辊筒印、蜂窝状等现象 原因是:涂料本身流平性不好或一次性涂装太厚,施工时粘度太高。 处理办法:选用优质品种,提高施工质量。 ③ 针孔、火山口、气泡:基材处理不好表面有油污或者涂料和工具上沾有溶剂型涂料;涂料本身消泡性能不好,涂装后,表面有微小气泡,气泡破灭,形成针孔;高温施工或者刚涂刷后受日光直射,表面干燥太快,而涂膜底中部的溶剂、水加速挥发,从而起泡。 处理办法:按要求处理好基材;使用符合性能要求的涂料;在符合要求的条件下施工。 ④ 遮盖力差:使用了低档或劣质涂料;使用了劣质工具;过度稀释、加水量过大。 处理办法:选用遮盖力好的涂料,选用优质工具,施涂均匀,合理地稀释涂料,对基材进到封底处理。 ⑤ 生霉:涂层表面出现黑、灰、褐黄等颜色,这是因为使用了没有防霉效果的涂料和涂装前未将基材上的霉斑,霉菌处理干净。 处理办法:选用防霉涂料,彻底清除底材上的霉菌。 ⑥ 裂纹、片落:建筑竣工后会产生沉降裂缝,结构性裂缝和各种原因的收缩性裂缝。建筑物竣工后应经过一定的养护期,才可以进行表面涂装;外墙应选用弹性乳胶漆使涂膜达到一定厚度而又有一定弹性性能遮盖裂纹;施涂乳胶漆切忌过度稀释和在低温下施工。 ⑦ 变色、发花、褪色:使用的色漆档次低,调色浆耐候性差,基材处理差,未施涂底漆,同一立面使用了不同批次的产品,同一批次产品稀释比例不一致。 针对以上原因,选用耐候性好的产品,对基材处理必须达到要求,并涂施抗碱封闭底漆;涂施面漆使用同一批次产品,如需稀释,必须全量、一次性、同比例进行稀释。 ⑧ 粉化:涂层表面有一层细粉末。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使用了低档的乳液含量低的涂料,;或者在外墙上使用了内墙涂料;还有是低温下施工,乳胶粒子不能形成连续均匀的涂膜,水份挥发后,填料、颜料或者还有干燥后的乳胶粒子,会浮在涂膜表面。 这种问题的处理办法是针对以上原因,不可在低温下施工;选用好的涂料品种;外墙涂料可以用于内墙,内墙涂料绝对不能用于外墙。 2. 真石漆品种 ① 涂层遇水泛白、涂膜太软:这是因为使用的乳液品种不对,选择憎水性好、成膜后硬度高的品种进行生产真石漆,即可解决。 ② 涂层表面出现裂缝:施工后,天气温差大,内外层干燥速度不同,表干里不干。 处理办法为薄喷多层,控制干速喷涂距离略远为好。 ③ 发花:喷涂时喷枪移动速度勿快勿慢,距涂层距离勿远勿近,涂层厚薄不均产生颜色深浅不一。喷涂时喷枪应均匀移动,尽量使涂膜厚度均匀。 ④ 不盖底:这种现象多为一味降低成本,涂层太薄,每平方用量多在2.5kg以下,尤其是浅色漆。所以涂层应达到一定厚度,每平方用量应在3.5-5.0kg。 以上的情况是常见的现象,而实际应用中,情况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也很复杂。涂料科学是多种学科的研究与应用,也是微观科学。细节决定成败,同样适用于涂料的选用与施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