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有些胶打在玻璃上,7天仍未干胶,什么原因? 这种情形多数在天冷时候出现。一、打胶过厚,干胶慢。二、施工环境影响,天气恶劣。三、胶浆过期或有问题。四、胶偏软,感觉干不透。 七 有些玻璃胶在施胶时出现的气泡声,是什么原因? 可能有三种原因:一、分装时技术不过关,胶瓶内混入了空气;二、瓶中留有空气;三、不是百分百硅酮胶,其中增加的填充料会与玻璃胶包装瓶的PE软胶发生轻微化学反应,令胶瓶有胀大增高的现象出现,空间内留存的空气渗入胶浆使之产生空隙,在施胶时就会打出气泡声。克服这种现象的有效方法是:换用硬瓶包装,注意产品存放环境(30℃以下阴凉处)。 八 为什么高温天气下打胶,有的中性胶打在混凝土和金属窗框的结合部位固化后会出现很多气泡,而有的又不会?是不是质量的问题?为什么以前没有类似现象出现? 很多品牌的中性胶都有过类似现象出现,经认真检测和反复实验确认并不是胶的质量问题。因为中性胶有醇型和酮肟型两种,而醇型胶在固化过程中所含的甲醇会释放出气体(甲醇在50℃左 右开始挥发),特别遇到太阳直射或高温反应更强烈。另外混凝土和金属窗框是很难透气的,加上夏天温、湿度都较高,固化会更快,胶释放的气体就只能从未完全固化的胶层中跑出来,固化的胶条上就会出现大小不一的气泡。而酮肟型中性胶在固化过程中不会释放出气体,就不会产生气泡。但酮肟型中性胶的缺点是一旦技术、配方处理不好,冬天在固化过程中遇冷就有机会出现收缩龟裂现象,技术好,配方过关的就没有此现象出现。 过去没出现类似现象是因为过去建筑施工单位在这种地方用硅酮胶的很少,一般往往使用的是丙烯类的防水密封材料,因此硅酮中性胶起泡的现象不是很普遍;近年来逐渐广泛采用硅酮类密封胶,这大大提高了工程质量档次,但由于对材料特性不了解以致于选材不当造成密封胶起泡现象。 解决此类问题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最慎重的做法是先做局部使用测试以观察是否符合使用需要(一般施胶后的两、三天就可以看到反应);二、分清使用时间和基材类型,选择恰当的中性胶使用:夏天选择酮肟型,冬天选择醇型;三、保持施工表面洁净、干燥;四、夏天施胶时应避开高温时段(35℃以上)和太阳直射,一般傍晚较合适。 九 如何做相容性测试? 从严格意义上讲,做胶粘剂和建筑基材间的相容性测试应该到国家承认的建筑材料测试部门去进行,有这种必要的工程当然一定要够级别的国家权威检测机构的检验合格报告才能确定是否使用某建材产品,而一般性的工程可以将基材提供给玻璃胶的生产厂家做相容性测试,结构胶45天,中性胶、酸性胶35天左右可以得出测试结果。最简单快捷的办法是用户自己可以将玻璃胶在少量基材上试打,待完全固化后观察表面效果并用手试其抗剥离强度如何,以简单判定该玻璃胶产品的粘力、拉力等是否符合使用需要。 十 酸性胶用在水泥上为什么很容易脱落? 这其实是玻璃胶应用上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酸性胶在固化时产生醋酸,会与水泥、大理石、花岗岩等碱性材料的表面发生反应,形成一种白垩状的物质,从而引起脱落
|